继出台地方最严的楼市“限购令”之后,北京市政府29日晚再度重拳出击,确定今年新建普通住房价格“稳中有降”的控制目标。从而,北京成为国内首个提出“降”字房控目标的城市。 北京首提“稳中有降”能否改变上涨预期? 29日夜间,北京市政府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明确指出,今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,同时将加大住房保障力度,廉租住房应保尽保,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。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认为,一些地方出台房价上涨的控制目标,将严重影响市场预期。在前期“限购令”下,很多老百姓本来预期房价会下降,但如今调控信号陷入混乱,干扰了市场预期。 记者了解到,北京市今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%,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%,而北京却提出“稳中有降”的房价控制目标。“这足以证明北京此次措施出台的严厉程度。”张大伟说。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,刚刚出台的北京房价控制目标显然将受到百姓认可,这将挤出一些高房价区域和项目的泡沫成分。 如何确保房价“控制目标”落到实处? 2010年北京房价基本上仍是逐渐走高的态势,到年底又站在高点。而今年头2个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在去年底高房价基础上,又出现持续环比上涨。这意味着要实现今年“稳中有降”的目标,今后几个月房价必须出现实质性的下探趋势。 “从多年来北京房价持续上涨来看,这有一定难度。”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,提出“稳中有降”可能引发房价增速大幅下降,但房价大降比较困难。 据朱中一分析,就全国而言,调控力度的加大,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观望,促使市场交易量下降、价格下调。 北京易居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牟增彬表示:“虽然落实控制目标难度大,但有决心才能有执行力。后市降价是大势所趋,但只能是‘循序渐降’。对于楼市卖方而言,当前已经是‘现金为王’,谁先降价,谁可能处于主动。” 事实上,北京已经出现降价苗头。香港金达利筑地北京公司副总经理陈玉城告诉记者,新上市项目开盘价普遍低于预期,有些比周边项目低10%,近期远洋一方润园项目更是大幅降价。 朱中一认为,应发挥调控政策组合拳的效应,通过严格执行限购、限价、差别化信贷、扩大供应、发展保障房等多种方式,能取得一定效果。 北京“示范效应”会否影响其他城市? 无论是之前“京15条”的“限购令”,还是刚刚公布的“限价令”,北京都执行严厉的标准,其严厉程度远超一些大中城市。 对此,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住房政策和市场调控委员会主任娄立平指出,经济发展越迅速、水平越高的城市,其结构矛盾往往越复杂,因此采取的手段必然更加严格。另外,首都地位也赋予北京特殊的责任感。 张大伟表示,中央推出的新一轮调控措施比较严厉,地方政府包括北京、上海等压力较大。有些地方看到其他城市推出10%的房价控制目标,也跟风模仿,缺乏责任意识。 娄立平分析认为,北京房价控制目标的出台,对其他城市是一个较好的示范,但这一规定留给其他地方借鉴的时间并不多。 29日晚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在确定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时,要在本地区内听取社会的意见,使各地调控目标的制定科学合理,并取得社会的认同和支持。已经公布的,也要以适当方式听取社会意见酌情调整。这个“酌情调整”,为各地参照北京“稳中有降”的房价控制目标留下伏笔。 值得一提的是,北京“稳中有降”的控制目标包括了“新建保障性住房”。一些专家也表示,因为保障房价格较低,能够拉低新增住房整体价格水平,要防止商品房价格借机暗中出现明显上涨。 3月29日 南都社论:房价调控应以改变土地财政为目标 文章称:我们应该督促政府职能转变,从制度上改变目前的“土地财政”制度,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,满足民众的基本住房需求。 3月30日 环球时报社评:用对待CPI的紧迫感调控房价 文章称:房价的敏感性已同CPI(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不相上下。我们一直没有像对待CPI那样,给一个准确的、军令状般的调控房价的承诺。 3月30日 新京报载学者倪金节文:地方房价控制目标为何难“降” 文章称:虽然从去年下半年至今,央行多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,并达到了惊人的20%,但是人们看到的另外一个事实是,每月新增贷款依然没有回归到经济的正常状态。如果这样的货币格局持续,而又不快速加息,以遏制货币的扩张对房地产市场的冲灌,地方政府有调控房价之心,或许也缺乏贯彻之力。 |